再生鋅是指通過回收廢舊鋅制品或含鋅廢料,經過專業加工處理后重新獲得的金屬鋅資源。與原生鋅(從鋅礦石中直接冶煉)相比,再生鋅的生產過程能耗可降低60-70%(根據國際鋅協會數據),同時減少90%以上的廢棄物排放,是典型的綠色循環經濟產物。需要重點關注的是,再生鋅的物理化學性質與原生鋅幾乎完全相同(純度可達99.995%),完全可以滿足各行業對鋅材料的技術要求。
在再生鋅的生產過程中,原料來源主要包括鍍鋅鋼材邊角料(占比約40%)、廢舊鋅合金(30%)以及鋅灰鋅渣等工業副產品。特別是汽車行業產生的大量鍍鋅板廢料,經過熱浸鍍鋅回收系統處理后可獲得高質量的再生鋅錠。當前全球再生鋅年產量約400萬噸,占鋅總供應量的35-40%(ILZSG統計數據),這個比例隨著環保要求提高仍在持續增長。
從應用領域來看,再生鋅廣泛用于鍍鋅鋼材(防腐涂層)、黃銅制品(銅鋅合金)、鋅基合金壓鑄件等場景。其中建筑行業消耗量最大,每噸再生鋅用于熱浸鍍鋅可保護約50平方米鋼結構免遭腐蝕。值得注意的是,現代再生工藝采用電解精煉或真空蒸餾等技術,能夠有效分離鉛、鎘等雜質(含量可控制在10ppm以下),確保再生鋅達到GB/T 470-2008標準要求。
從市場價值角度分析,再生鋅價格通常比原生鋅低15-20%,但近年來隨著LME鋅庫存持續走低,兩者價差正在縮小。對于我國這個世界最大鋅消費國而言,發展再生鋅產業不僅能緩解鋅資源對外依存度(當前超過50%),更符合雙碳戰略目標。據測算,每使用1噸再生鋅可減少3.5噸二氧化碳排放,這一環保效益正在推動更多企業建立閉環回收體系。